当前位置: 主页 > 动态 > 详情
国家公园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专家解读)

来源: 2021-12-20 17:22:24

据彭博社12月11日报道,中国近来的一项新举措将产生深远影响。由5个国家公园组成的网络,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作为今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东道国,中国承诺将利用这个新系统修复生态保护的漏洞。

生态兴则文明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的挑战,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国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此后,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方案意见的陆续出台,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推进。2021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五个国家公园。

当前,中国建设国家公园体系有以下三大优势:一是中央政府强力快速推进。近年来,中央政府全面加强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积极、快速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二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富集。中国国土面积辽阔,物种、群落、生态和景观多样性显著,这为建设大面积的国家公园提供了先天条件。三是庞大的人力资源。中国人口众多,现有乡村护林员170多万人,这使中国能够聚人力之利推动并保障国家公园的有效治理。

国家公园的建立,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总结出了一些独特的经验。一是坚持严格保护。中国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强化国家公园体系的监测、评估、考核、执法、监督工作。二是坚持全民公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不断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三是坚持中国特色。中国立足国情,不断推动国家公园的创新,坚持走具有中国体制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国家公园体系治理之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系,仍需再接再厉。为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未来,中国须多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完善法律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在明确国家公园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关系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有关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公园功能定位、保护目标、管理原则,做好现行法律法规的衔接修订工作。

二是建立财政专户。中国应整合不同渠道的自然保护资金,建立国家公园财政专户,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是引导公众尤其是社区参与。未来应充分调动公众力量,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国家公园的建设、运行、管理、监督工作,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进而增强公众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国家公园治理水平。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中国应该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建设经验,对接国际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生态保护,承担并履行好相应的国际责任,为全球提供建设国家公园体系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赵尹凡采访整理)

相关资讯